5次以阿戰爭全解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百年衝突從這裡開始

今日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其中有近140萬的巴勒斯坦難民居住於此。究竟為何70年前巴勒斯坦地區還是由阿拉伯人主宰,現在卻只得靠著國際援助才得以生存?以色列又是如何從遷徙者的角色轉變成定居者?一切都得追溯至歷史上的五次以阿戰爭。

猶太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湧入巴勒斯坦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十分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園,在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致猶太社團的領袖中寫道:大英帝國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National home)。這份貝爾福宣言(Belfour Declaration)成為了當時猶太人移民至巴勒斯坦的合法依據,也使得猶太人在1919年至1930間大量移民至巴勒斯坦。

隨著善於經商的猶太人開始在當地大量購買土地進而讓阿拉伯人備感威脅後,英國在1939年發表白皮書(The White Paper)限制歐洲猶太人移民至巴勒斯坦,同時間限制其土地的購買。

然而,英國此後一系列不利於猶太人的政策及行動引起不滿,甚至招來激進主義者的攻擊。最為著名的事件莫過於1946年7月22日大衛王飯店爆炸(King David Hotel Bombing),造成91人死亡。

最終,英國在1947年宣布在隔年終止對巴勒斯坦的託管統治。巴勒斯坦在此期間陷入了混亂。

聯合國為解決該問題成立了「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pecial Committee on Palestine, UNSCOP)並向聯合國大會提出了2個解決方案:讓猶太人及阿拉伯人分別建立一個國家,或是建立單一民主國家,並由猶太人及阿拉伯人兩大自治區組成。想當然耳,阿拉伯人對兩種提議都不滿意。

聯合國大會當年通過第181號決議案,將巴勒斯坦分成3個區域:阿拉伯國、猶太國、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而英國最晚要在1948年8月1日結束對巴勒斯坦的託管。

1948-1949年以色列獨立戰爭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從巴勒斯坦撤軍的前一天晚上,以色列擅自宣布建國。而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隨即爆發。

阿拉伯國家包括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及埃及組成聯軍參戰。即便聯合國嘗試促成兩方停火,該戰爭一路延續到1949年,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才終於達成停火協定。

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簽訂的個別協議中,他們在停火線上取得共識。與聯合國181號決議中裁定的領土相比,以色列在戰爭後獲取更多的領土,而埃及和約旦則保有加薩走廊及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的控制權。

對以色列而言,此戰役被稱為「獨立戰爭」,而在阿拉伯國家則被稱為「災難日」(Nakbah/Nakba),因為有許多人因為戰爭成為難民,或流離失所。巴勒斯坦人成為最大的犧牲者,失去了唯一獨立建國的機會。

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

阿拉伯世界在約莫1950年代及1960年代掀起一波「泛阿拉伯民族主義」(Pan-Arab Nationalism)風潮,而埃及總統納瑟( Gamal Abdel Nasser)便靠提倡阿拉伯國家應聯合起來建立單一國家而廣受歡迎。

1956年,作為當時阿拉伯世界代表的納瑟擅自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此舉立即引發英法兩國擔憂,一方面運河原先為該兩國所擁有,另一方面蘇伊士運河為連接歐亞的重要貿易渠道,潛在的利益十分可觀。

對此,英法兩國與已被埃及禁用運河的以色列達成協議—將由以色列侵略埃及。

1956年10月以色列侵略埃及西奈半島,兩天後英法也派出軍隊加入戰局,以軍僅在5天內便佔領了運河周邊區域,而英國也在空戰中打敗埃及。

儘管在戰事中屢戰屢勝,該戰爭卻引發國際的譴責,認為這是舊殖民主義的展現。首先是迫切想在阿拉伯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的蘇聯,當時的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chev)除了提供埃及軍備外,更出言威脅,若以英法聯軍不撤兵,便會向三國發起核武攻擊。

而另一邊,美國總統埃森豪也警告三國若不從埃及撤兵,將會對其實施經濟制裁。在國際社會的施壓下,1957年3月三國迅速從埃及撤兵,同時間聯合國也首次派出緊急部隊(United Nations Emergency Force, UNEF),監督撤兵情形,並且駐軍在西奈半島。

即便埃及在所有戰事中皆以敗仗結尾,阿拉伯人卻將「蘇運士運河危機」視為埃及的勝利,因為埃及最後得到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而納瑟一舉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

在英國撤兵後,納瑟在前往連接蘇伊士運河的塞得港(Port Said)時受到群眾包圍 Photo: AP Photo

英法殞落,美蘇崛起

在運河危機爆發以前,英法兩國的強國地位早已搖搖欲墜,戰爭後美國及蘇聯正式取代兩國地位,成為世界的兩大霸權。英國首相艾登(Anthony Eden)在撤軍的兩個月後即辭職。

往後幾年,納瑟專注在散布泛阿拉伯民組主義思想,卻忘記這場「政治勝利」是「軍事敗仗」的結果。至於以色列?它從未忘記四面皆敵的處境,持續投入加強軍備實力。

兩方都很清楚,下一場戰爭遲早會到來,但是雙方的軍事實力卻愈來愈懸殊。9年後,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累積多年的衝突終於爆發成戰爭。

1967年六日戰爭(Six-day War)

1967年,以色列及其北方邊境國敘利亞因為邊界問題爭執不休,而敘利亞在此期間也庇護巴勒斯坦的游擊隊。

邊境問題讓兩方之間的緊張氣氛加劇,而巴勒斯坦游擊隊更是屢次跨越邊境攻擊以色列。

1967年4月7日,以色列和敘利亞間的戰爭全面爆發,以色列以擊落六架敘利亞的MiG戰機作爲報復,敘利亞被打的潰不成軍。這時,要求納瑟加入戰事的聲浪居高不下,幾日之後,納瑟驅逐了在1956年駐於西奈半島邊界的聯合國軍隊,取而代之的則是他的軍隊。

然而,該舉動沒有對以色列起到約制的作用,納瑟繼蘇伊士運河危機後再次封鎖了以色列船隻運送物資時必會經過的蒂朗海峽(Straits of Tiran)。

眼見中東情勢惡化,美國出面協調,確保雙方都不會發動攻擊。美國總統強森(Lyndon B. Johnson)指出,他會想辦法讓讓蒂朗海峽(Straits of Tiran)重新開啟,但是需要時間。

六日戰爭爆發

當時以色列國內18-50歲男人都早已準備進攻,國內經濟幾乎停擺,若進攻時間拉長,只會對以色列更加不利。最後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國防部隊(Israel Defense Force)派出200架戰機,出其不意地向埃及發動空襲。

這次的攻擊是以色列等待多年的機會,在上百次的飛行偵查後,以軍對於埃及、敘利亞、約旦的空軍基地瞭若指掌。反觀埃及,在以色列進行第一次空襲時才正要開始第一次的會議,事實上,某位將軍甚至因為以色列的攻擊太過出乎意料,而誤以為是政變。

在橫掃了埃及基地後,以軍又擴大攻擊,重挫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的空軍。在6月5日當天,以色列便成為中東地區的空中霸主。在陸地的戰事則持續了數日,然而缺乏訓練的阿拉伯軍隊,無論在速度還是靈活性都不敵以色列。

另一邊,約旦國王胡笙選擇忽視以色列的警告,同天約旦軍隊轟炸以色列位於耶路撒冷的軍事陣地。以色列以毀滅式的攻擊回應,兩天後以色列佔領了耶路撒冷舊城區。

6月10日,聯合國再度出手干預促成停火。在僅六天的時間,以色列從埃及佔領了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的沙漠、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還有約旦的約旦河西岸以及東耶路撒冷。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境內最多巴勒斯坦人的國家,造成許多巴勒斯坦人徒步過河逃往約旦。

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佔領的土地(綠色陰影)Photo: al-Jazeera

納瑟在戰後辭職,不過在上百萬人抗議下又再度重回寶座,直到在1970年過世前都擔任著埃及的總統。

六日戰爭對對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有重大的影響。以色列民族自尊心大幅提升,領土更是增加近4倍,但是這只助長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間的衝突。而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取得的領土也成為以阿往後和平談判的絆腳石。

1973年安息日戰爭(Yom Kippur War)

1970年在納瑟過世後,沙達特(Anwar Sadat)成為埃及新一任總統。然而,這時的埃及深陷於經濟危機,根本無從負擔以阿之間無盡的戰爭。對此,他提議若以色列願意歸還其佔有的領土,則願意與以色列簽訂和平協定。

以色列拒絕了沙達特的提議,沙達特只得訴諸武力,決定聯合敘利亞來個出其不意的攻擊。

1973年10月6日,埃及趁安息日從橫跨蘇伊士運河偷襲以色列,而敘利亞軍隊則進攻戈蘭高地。沙達特的策略的確奏效,因為猶太人在安息日禁止用電,導致敵方進攻消息並未及時在國內傳開。因此阿拉伯軍隊在起初的戰事上大勝以色列。

眼見軍火庫快見底的情況,以色列轉向美國請求支援。美國總統尼克森也緊急提供武器給以色列,以反制蘇聯對埃及和敘利亞的資助。得到美國的支援後,戰事很快地反轉,以色列非常迅速地整頓部隊,跨越蘇伊士運河並包圍埃及軍隊,而在戈蘭高地方面,以色列擊退敘利亞軍隊並一路進攻到大馬士革。

10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要求雙方停火,在國際的壓力下戰爭終於在10月26日結束。而以色列後來分別與埃及和敘利亞簽訂停火協定。1978年,以色列與埃及簽訂歷史性的和平協定「大衛營條約」(Camp David Accords),以色列同意從西奈半島撤軍,埃及則承諾讓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

阿拉伯國家禁運石油反制

值得一提的是,戰後阿拉伯石油輸出組織(OAPEC)宣布石油減產,並對美國和荷蘭採取石油禁運,以制裁其援助以色列。這也使得油價從原先2.9美元一桶飆到11.65美元一桶,直到1974年禁運才取消。

1982年黎巴嫩戰爭(Lebanon War)

1970年代中期,巴勒斯坦解放軍(PLO)開始活躍於黎巴嫩,並在當地建立軍事訓練中心,而該組織對以色列的攻擊也愈來愈頻繁。

1982年6月3日巴勒斯坦解放軍(PLO)暗殺以色列駐英國大使Shlomo Argov。幾天後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起加利利和平行動(Operation Peace for the Galilee)開始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及南部地區進行轟炸。以色列軍隊在所有戰事上重挫巴勒斯坦解放軍(PLO),幾天過後,PLO投降並承諾在九月會撤兵到圖尼西亞。

同年9月16日,以色列國防部長Ariel Sharon允許其在黎巴嫩的基督教盟軍長槍黨(Phalangist Party)進入位在貝魯特的巴勒斯坦難民營Sabra和Shatila,目的是要清除躲避撤軍的PLO勢力。然而長槍黨殘忍屠殺巴勒斯坦平民,殘忍程度甚至引發以色列人走上特拉維夫街頭抗議。

在後續的調查中國防部長Ariel Sharon被認為和這場大屠殺有「間接關係」而被迫辭職,而這場史稱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Sabra and Shatila)大屠殺預計有400到3000人喪生。

1985年以色列軍隊終於完全從黎巴嫩撤軍,而黎巴嫩戰爭也成為耗時最長的以阿戰爭。

以色列的領土變化,即使到今日仍持續擴張中


五次的以阿戰爭完全改變了中東地區的局勢,以色列從遷徙者的角色變成主宰者。強健的軍事實力再加上盟軍美國的幫助,讓鄰國早已無法與之匹敵。阿拉伯國家紛紛和以色列簽訂和平協定,對於後來以色列持續擴張領土也只是出言譴責,毫無制約效果。巴勒斯坦人從原先居住者的角色變成寄居在他人領土上的難民,成為最大的犧牲者。

You may also like these